娛樂圈是一個名利場,在這里,所有人將追名逐利演繹到了極致。
但想要成為其中的弄潮兒,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至少,光是有錢可不行。
你還得能花錢。
如果你只是想著亮出自己富豪的身份就讓藝人們如同飛蛾撲火一樣倒貼自己的話,建議去隔壁網紅圈。
因為這里的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
想要成為弄潮兒,有兩種辦法。
第一種比較簡單,且存粹。
看中了誰,就花七位數請她吃飯,送她八位數的禮物,再來一份價值九位數的保障。
當然,這也只能是針對一線及其一下的。
超一線頂流,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這個數字,還不夠。
而且只能針對一部分,因為還有一部分,要臉,明面上的臉。
關鍵是這種行為,只能讓人將你當做冤大頭。
缺錢的時候找你,不缺錢,那就不好意思了。
甚至有的人會借助你的冤大頭行為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混出頭了,就踩你一腳跟你說拜拜。
第二種就要高明一點了。
用錢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優勢。
比如,電影方面的優勢,電視劇方面的優勢,綜藝方面的優勢。
三種優勢其中任何一種都可以。
只要你能證明,你投資的東西能火,能提升藝人的咖位,能讓她更具有流量。
這些都是可以的。
畢竟出來混,不就是圖名利二字嘛。
火了,名利都有了。
當你證明你有能力捧火一個人的時候,那就會有無數的藝人真的如同飛蛾撲火一樣朝你本來。
只是張開腿,能掙多少錢?
但如果再這雙腿上,賦予不同的意義呢?
那就變得很值錢。
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人不會只是單純的因為錢出賣自己的原因。
因為只有錢,不夠。
但加上名,就可以。
甚至于有的,不要錢,只要名都行。
因為有了名,有了流量,她們有無數種變現的方式。
王多魚深知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像個泰迪一樣四處尋找著可以用錢解決的對象。
而是努力利用自己金錢上的優勢,為自己的公司打造一份獨一無二的賣點。
他要向所有人證明,他能輕松捧紅一個人。
成為他投資綜藝的常駐嘉賓,能火。
參演他投資的電視劇,能爆。
參演他投資的電影,能爆。
當他完成這三個目標之后,他就將是娛樂圈圈內最紅的人之一。
對于極限挑戰,他是認真的。
他不懂綜藝,更不懂營銷。
但他知道的,按照原來的軌跡走,再差也有三成!
終于,在多魚傳媒跟娛樂圈內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極挑》播出了。
在播出之后,王多魚第一時間觀看了網上的評論。
“說實話,這綜藝,沒有什么驚喜,但也沒什么可以吐槽的地方,總的來說,中規中矩吧,有點心疼王總宣傳的錢?!?
“我只注意到了整部綜藝第一期都沒有一個廣告?所有帶品牌的都打碼,好豪橫的王總?!?
“唔~我家一興哥哥好帥!滿分!”
“請黃博當常駐嘉賓的綜藝確實少見,不過能看情商王也算是一種學習了?!?
“感覺這綜藝有點意思,只是第一期還有點不夠看啊?!?
“好像大家有點放不開,但隱約可以看出導演搞事情的心啊?!?
“這個節目的導演好像叫閆敏,是個新人導演?”
“感覺孫洪雷有點多余啊,黃雷智商保障,黃博情商保障,小豬老綜藝咖,前期可以帶動節奏,王遜典型的弱角,綜藝常用手段。張一興是流量代表,前期的收視保障。但是這孫洪雷的作用在哪?只是從安排上來看嗎,感覺浪費了一份錢?!?
“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來說,感覺張一興有點娘是怎么回事?能不能取消這個家伙???”
“第一期并沒有讓人覺得特別好,笑點不是很密集,但是這也是綜藝的常見通病,相當于基礎吧。也有一些方面的原因是六個人剛組建大家庭,還比較放不開,感覺可以期待一下?!?
“什么垃圾東西,一直占著熱搜,惡心!”
“nt王多魚!nt導演!nt嘉賓!nt劇情!nt綜藝!”
各路評論一擁而上。
可能是因為之前王多魚的熱搜方桉實在是太搶眼了,導致第一期《極挑》的觀眾并不少,甚至可以說是很多。
這其中有常駐嘉賓的粉絲,有??淳C藝寫文桉的博主,也有純路人。
前面兩種還好,對節目的容忍度高,基本上只要不拉胯他們都會稍微支持一下。
再不濟也能